導游沒有工資、保險,收入完全來自回扣,是造成目前旅游亂象的重要原因。幾年前國家旅游局計劃推動解決隔離器導游薪酬的問題,但一直沒有得到解決,問題主要出在哪?
導游的收入來源不是導致亂象的主要原因,根源在于職能部門任由零負團費盛行,導游們也是被逼無奈,但大部分導游還是樂此不疲,畢竟行業的安全柵混亂,能讓他們掙更多錢。
會不會出現這種情況,我這個地方管理得太厲害,導致旅游價格上升,可能就會失去競爭力,從而導致地方失去治理的動力?
對旅游目的地來說,的確可能有這方面的流量計顧慮,但這是短視。另一種可能性是,哪個地方下決心帶頭管好了,游客可以放心大膽消費,不擔心受騙上當,就可能獲得更重要的競爭優勢。旅游最重要的不是價格,比價格更重要的是質量。旅游目的地的競爭,靠坑蒙拐騙是不可能維持很久的。比如說,湖南旅游地價格上去了,游客難道就都到四川、云南去了?就算有這種孔板流量計現象,也是短期的。
有人提出一個觀點說,應嚴厲打擊、凈化購物點這個環節,使整個鏈條都失去基礎,從而倒逼這種模式的消失,怎么看這個觀點?
在我看來,關鍵點一定不是在購物,購物是末端。如果要追究的話,比如說違規的廣告、報價,這可能才是根源。
現在有一些地方保護主義現象,執法部門電磁流量計不認真管,其實長遠來看會害了地方。游客慢慢就會知道其中貓膩,都不買東西了,總有一天就會崩盤。 |